2008/05/12

深邃的黑暗


為一位冷門學科的研究生,常常感受到大家對於我的懷疑,因此一直想寫篇我對於「冷門科學領域」的看法。在看到很久以前(2000年)天下文化出版的《金色雙螺旋 – 生物科技的無限商機》裡的一句話後,使我毫無頭緒的想法有了晶核,可以一一地貼附於其上,具體表達出一些想法。
瑞士物理學家兼哲學家費茲(Marcus Fierz)的觀察:劃時代的科學洞見,可以將該領域照射得耀眼奪目,使其他領域陷入更深邃的黑暗中。
(Arthur Kornberg,1995,ISBN 0-935702-32-6)
在這本2000年出版的中文版中的首章中提到:「追求時髦可說是正常的人類行為,在各行各業間屢見不鮮,科學研究自然也不例外。狄克魯夫(Paul de Kruif)在《微生物獵人》(Microbe Hunters)一書中,首次以狩獵譬喻本世紀醫學發展的演遞。…然而這些在本世紀初尋找致病微生物的獵人,在接續的二十年間,卻為「微生素獵人」取代,…「微生素獵人」不久又被「酵素獵人」取代。…近幾十年來,「基因獵人」開始問鼎中原。」

因為更新潮的領域被發現,使得舊有的領域被徹底遺忘,大家似乎都覺得如果繼續研究著那些看似落伍的學問,將會被科學界所淘汰。文章中提到,因為酵素學的光華是那麼地燦爛,使得營養學幾乎褪色到無影無蹤,遺留下許多重要的營養問題無人問津,例如,為什麼當人體每顆細胞都需要的維生素不足時,會造成像是痢疾、皮膚潰瘍、甚至癡呆症(缺乏菸鹼酸)、和神經炎(缺乏維生素B1)等特定症狀呢?
當人類對生化機制的了解越來越精密細微時,也掩飾了我們對細胞生理到完整生物體這中間知識一片空白的實情,在缺少了基本資訊的情況下,營養科學只能在悲慘狀態下原地踏步。
曾經在碩一上修免疫學的時候,徐秉X老師說:「IgM會造成人體的過敏反應,IgM當初是用來對抗蠕蟲類寄生蟲的免疫球蛋白,但是現在寄生蟲幾乎見不到了,為什麼人體還會有這種沒用且會造成過敏的免疫球蛋白呢?可能是演化速度跟不上環境變遷的速度吧。就像是我們的寄生蟲學科,剛成立的時候,可以說是我們這裡最大的,但是現在,只剩下八樓一半了。」猶記得那時候,坐在前面的高級組同學一陣騷動,不清楚是為了甚麼而騷動,但是,我卻覺得為什麼連個那麼優秀的科學家,都會有這種感想呢?不知道是一時的比喻失當(就像很多政客?),還是真的那麼認為?我總以為,科學家是一群社會上最純真的傢伙,是不會輕視任何一門學科的,會造成冷門、熱門領域的區分,絕大多數是因為資金問題,因為某些問題比較常出現在有錢的國家,有錢國家的科學家研究這類的問題比較容易發Paper上點數高的期刊(因為這些期刊也是有錢國家創辦的),所以大家慢慢地都轉向研究那些領域,發點數高的Paper又更容易申請計畫,因果循環,熱門更熱門,冷門更冷門。

但是,徐老師說的那句話,讓我對於科學家追尋自然界真理的態度大打折扣。

原來,科學家們也是一群追求流行的平凡人。
「全世界對每天殺害兩千名非洲人的疾病做的這麼少,實在讓人心痛。如果那些小孩身在富裕國家,不但早就成為頭條新聞,我們也會採取行動,不讓每個小孩受到保護我們誓不罷休,最好的科學家也會挺身而出,找出更好的方式對抗這種疾病。」 (Bill Gates,2007?)
瘧疾,這種既熟悉又陌生的一種疾病,可能很多人甚至連這是甚麼病原體造成的都不清楚,當然更不會知道瘧疾每天造成的死亡人數。在上寄生蟲學時老師所提供的資料顯示,目前瘧疾每年仍然感染上億人,網路資訊也說明了每天有兩千多名小孩會被瘧疾所殺死,大部分都是五歲以下的小孩(children under five)。但是因為台灣早在日據時代(其實不是,在1965年才根除)就已經根除瘧疾,我們這代以及大部分的上一代都沒接觸過瘧疾,所以總認為這是個已經快從這世界消失的疾病。事實是這樣嗎?

比爾蓋茲在接受哈佛大學授予榮譽法學博士學位時的演講裡說:
「…今天想來,離開哈佛,我還是有個很大的遺憾。那就是離開哈佛時,我沒學到這個世界是那麼不平等:財富、健康、機會上巨大的不平等,迫使百萬人一輩子都活在絕望裡。我在哈佛的日子,學到了最新的政經理念、科學發明,但人類最偉大的進步,不在發現這些理念、發明,而在運用這些新發現去減少人與人之間的不平等。無論是透過民主、公共教育、醫療體系,或提供經濟發展的機會,人類最高的成就應該是消弭彼此間的不平等。我離開哈佛時,也不知道有上百萬美國青年無法上大學,更不知道這個世界上,還有數百萬人長久生活在貧窮、疾病的威脅下。我花了幾十年,才學到這些。假如,你每個月都有幾小時、幾塊錢可以捐獻,仔細想想哪裡、哪些人最需要你的時間、金錢?這是我跟我太太現在每天的挑戰,哪裡最需要我們的資源?過程中,我們讀到世界上還有數百萬兒童,每天死於我們以為已經從地球上消失的疫病:麻疹、肺結核、B型肝炎、黃熱症、瘧疾等。還有一種從沒聽過的傳染病:輪狀病毒兒童急性腹瀉(rotavirus),也每年讓五十萬兒童受感染死亡。更嚇人的是,這些每年危害數百萬兒童的傳染病,世界應該優先提供疫苗或治療才對,事實卻不然。儘管救命的疫苗,每劑才花不到一美元,但就是沒人給他們施打。人命的價值本該相同,但現實是:某些人的命比別人更值錢。我跟我太太可不同意,我們倆決定伸出援手。現實之所以嚴酷,是因為市場認為救這些孩子沒有價值,政府也就不補助。而這些孩子的父母在市場經濟中沒有決定權,在體系裡也是沒有聲音的一群。」
在大四準備考研究所的時候,我就隱約體會到了要「真誠地」了解自己是一件非常難的事。就像是大三時每周一次的個別諮商,那位實習的諮商大姊姊所說的:「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毛病,像是一個房間裡發出異味,但是大家都不認真看待這件事,自欺欺人地覺得房間非常地乾淨,久而久之,就真的無法發現自己的問題了。」

很多同學大學時期剛好進了一兩個不錯的實驗室,所以就認為自己的興趣在那,無論甄試申請、考試全都申請同類型的研究所,看到我讀個那麼詭異的學科時,總會認為我是看校不看所,為了那個校名罷了。但是,又有多少人是體驗過許多不同選擇後而覺得自己真的喜歡現在研究的領域?有多少人是當初在第一次接觸他所選擇的領域時,有那種「啊!這就是我所要的!」的感動呢(像嘉榮學長地一次爬山那樣)?有多少人真正了解自己的研究領域呢?有多少人只是因為自己初入這個領域時幸運地碰到一個不錯的實驗室而「不討厭」這個領域?為什麼世界那麼大、選擇那麼多,卻有那麼多人同時想擠進相同的的系所呢?又有多少人當初口口聲聲說自己的興趣是OOXX還是YYZZ,但是進到研究所後卻又不是研究那些OOXX、YYZZ呢?

有多少人沒有真正面對過自己心裡的「深」音呢?

上了研究所後,認識了許多人,雖然沒深交,但是也有了一些想法上的交流。有次和醬油聊到了為什麼當初她會選擇考現在讀的系所時,她跟我說:「其實,也沒有甚麼特別興趣啊!我覺得每個領域好像都差不多,所以我全部報名不用筆試的研究所。」

聽到這種說法,老實說,爽!

這種真正了解自己的動機後所做出的決定,並且不經修飾地老實和他人分享的答案,實在是比那些道貌岸然真以為自己了解自己的人強上百倍!

2008/5/3 11:56
2008/5/9 12:05
2008/5/12 20:43

4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我說...
對抗寄生蟲的應該是IgE 不是IgM吧...XD~
笨蛋!

匿名 提到...

ㄎㄎ~
終於知道答案啦!哈哈~
我一直搞不清楚到底是啥啦...
我只記得有一個"感覺"很肥大的ig
是"M"啊!XD

我免疫果然是擦地過的
好險我不研究那麼複雜的免疫

匿名 提到...

囧oz
好!打錯...
是"E"不是"M"

下次不打那麼專業的東西了
學藝不精還獻醜
哈哈哈哈~~

(ps)你是誰啊???

匿名 提到...

不過不過 我記得 "好像"只有對抗蠕蟲齁?
是嗎??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