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2/20

想 走 去 哪 . . .

完試了,考得不好,每科都有被當危機。

前一陣子真是過得生不如死,要準備分生、微生物和免疫共九學分的考試,每一科老師都是教得又多又雜,尤其是分生,前兩次考試都考得讓我想休學當兵去。覺得一個人好好的,為什麼要一天到晚埋首於背誦這種雜亂的知識?學生修課要評分,交報告就好了啊!每個禮拜交一份報告也可以,我想,交報告對於了解一個科學領域的知識效果應該比考試好吧。

每到了考試,先把錄音檔聽完,就開始無止盡地看著、背著那十幾份講義,不斷地重複再重複,已經知道的東西,要背起來,不背起來,讀個兩三百回也沒用,因為只有了解,考試時默寫不出來,之前的努力都是徒勞的。

但是我相信,科學研究領域很廣,不一定只侷限在授課老師教的那幾本講義中,每個實驗室研究的領域不同,所需要的知識也不一樣。我可能需要對昆蟲免疫的訊息傳遞熟悉,但是我不用對replication、transcription、translation那麼熟悉呀,熟到連機制內的一堆小東西跑來跑去都要搞清楚背下來,我只要知道「喔~!有這個東西啊!」,然後「這個東西」的概念在我腦袋裡站有一個位置,等到我真的需要這方面知識時再去查書、上google就好了嘛!我可能要對免疫熟悉,但是上了一學期的免疫,八九成都是在講adaptive immune response,天知道是不是因為昆蟲壽命短,所以沒有演化出adaptive immune response,但是我背那麼多adaptive immune response的內容做啥啊!?有「概念」、會查書不就好了?搞到現在,我對自己的領域不熟,考試內容也沒懂,真不知道來讀研究所是要做蝦米啊?給自己一個機會,在最後的學生時期談一場戀愛?

上次分生考試時,心裡想的是:「好好一個人幹嘛折磨自己,念個生物碩士又賺不了幾毛錢,為什麼要那麼辛苦呢?!」第二次分生考試,心裡的OS則是:「休學吧!碩士有啥了不起啊!」這次考試:「世界那麼大,可以做的事那麼多,我考試考不好,做別的總可以吧!!」

總而言之,在一堆天才裡面,我覺得我真是個蠢材。高級組的人隨隨便便可以考個八九十分(醬油她免疫考試前一天還剩下五個老師的講義沒讀,但是我猜她最後免疫成績一定還是很高!),我只能千辛萬苦求個過關就好。

其實,原本以為高級組的並沒有花很多時間就可以考到那種成績,但是和高級組的人認識後,發現原來他們也都是花了非常非常多的心力才可以達到那種水準的。

在考微生物的前一天晚上,就我所知道,至少就有三個人晚上讀overnight!他們就算那天晚上九點上床,應該也是可以考得不錯,但是他們的心力卻大到可以支撐他們徹夜不眠,背著那些已經滾瓜爛熟,雜亂沒系統(分生,主要是分生!每個老師各教各的,教得那麼細,又沒關聯性,和我更是八百竿子打不著的部分)的講義,這要多大的意志力呀!除了意志力,我想還需要對自己未來目標非常清楚,了解自己正走在自己人生最想走的道路上,知道只要自己繼續努力走下去,一定可以到達那夢寐以求的人生目標。

所以這就是他們和我不同的地方吧!

我不確定我這輩子想成為怎樣的人,不知道現在這條路繼續走下去是否可以成為我想成為的那種人。因為不確定目標,所以也激不起拚勁,喚不起那種不成功便成仁的意念(不知道為啥準備研究所考試時,我就可以有那種拚勁?)。

那麼多的不確定,只讓我確定了一件事,就是…要被當了啦!

後記:
最後,我還是全過了。只不過有兩科主科以70分最低分數超低空飛過(根本不在空中了嘛!是擦地過…)。可能冥冥之中命運要再給我一次機會,讓我好好努力吧!但是,努力啥啊?努力做啥呀?哇哪災~

現在想想,其實那時候讀的免疫雖然大部分都是Adaptive immune response,但是對於我這個研究innate immune response的學生,感覺上好像多少還是有幫助的。微生物也不錯,雖然我現在都快忘光了,但是那種「喔~!有這種東西呀!」的感覺還是在我這個笨笨、空空的腦袋裡佔有一個小小的位置。不過呢,四學分的分生,我到現在還是不知道我學到啥…


2008/1/18 17:58
2008/2/20 15:5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