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好久好 ~ 久沒有紀錄自己的心情了。最大的原因是學校的課業加上實驗,常常逼得我沒時間做別的閒事(最多只是想做,動不了身啊!)。本來每個禮拜一還會去台大校本部的二活上古典吉他的社課,如今也好久沒去,那把連音都沒調過的吉他就這樣被我冷落在房間那個顯眼的角落(房間太小了,每個角落都很顯眼,哈哈!);七月中訂的TCR Alliance TM等到十月中K3才跟我說已經組好了,我到十一月多才去拿,可是十一月底了,這台車除了從車店(忠孝東路六段100多號)騎回西門町以外,就再也沒動過了;想跑步、想念英文,想來想去都沒一個被實行。
其實倒也沒忙到一點時間都沒有,真正的原因是「心」吧。早上八九點到實驗室,一直到晚上八九點,期間可能做實驗、可能上課、可能上BBS、可能甚麼事也沒做,但是「心」卻是一直在耗損著,無時無刻在削減自己的能量,回到家後,甚麼事也不想做,又是上那沒啥好上的PTT,聽那自己也不覺得好聽的音樂,掙扎著先讀書再睡覺或者先睡覺再起來讀書(到目前為止,我只有考試前一天可以半夜爬起來讀書,不然都會一覺到上學)。
幾個禮拜前(最久不超過兩個禮拜)我換實驗室了,換到一個「做蚊子」的實驗室,實驗室是新的、老師是新的(甚至他還不是老師,只是博士後,要等12月教評會後才會成為老師)、研究主題是新的、許多實驗技巧是新的,一切一切都是新的,讓我開始有點能量可以去做些甚麼事。這才發現,原來,我前一陣子那樣無力的情況,是因為太久沒有接觸新的東西了(連每天見到的人都是舊的)。想起在準備研究所的那段期間看到洪蘭說:「大腦灰質需要新鮮事物當做養分才可以生長,否則細胞就會凋亡。」
洪蘭說的那段話早在準備研究所的時候我就深刻體會過了,那時候自己在心裡暗地下決心,考上研究所我要好好「大幹一場」!我在桌機的桌面行事曆上紀載了研究所還有我這輩子一定要完成的「夢想」,有學好英文(只有暑假碰過一陣子)、吉他(已宣告失敗)、理財(在我換實驗室後,也宣告失敗)、實驗(還有一丁點可能可以實現)、攝影(要怎麼學?也沒時間、心力去參加攝影社了)、紀錄片(最好是可以學啦);想練跑步(只有暑假跑過一陣子,希望天氣趕快變好,希望我早上跑得起來去晨跑)、游泳(都已經連絡上了醫鯊社長,卻一直延到現在都還沒去)、單車(車都買了,也沒騎!唉~)、登山或攀岩(唉~甭想了!);想看爸爸一直推薦的史紀(我上研究所以來,連散文都沒看完幾本,還看史紀?!)、想看邱吉爾傳(印象中有六大本還是更多?所以…);想在畢業後完成北京到巴黎、滇藏公路或者任何少人去過的路線騎腳踏車,想在當完兵後參加無國界醫師組織。想想想…想想想…,反正我就只會一直想、一直想…,真是有夠OOXX!
有天因為太無聊而上蔚藍去搜尋一些認識的人所發的文章,看到頭目新開的部落格裡寫他一個人去紐西蘭騎單車、和他女朋友去騎滇藏公路,又看到他一個人去雪山獨自雪攀,越看越厭惡自己,一般人認為我是個很熱血、很愛好戶外活動的男生,其實我自己知道我都只是在「想」,我嘴巴上講的、心裡想的比我實際去做的多很多,我和頭目是兩個極端的人,一個只會想像,另一個卻是行動派。記得那時候頭目在他的網路相簿裡放了一張他在紐西蘭單車旅行時所拍的照片,一輛無人的轎車停在荒涼的路邊,照片描述裡頭目寫了:不用擔心太多事,總會有人指引你方向。
「不用擔心太多事,總會有人指引你方向!」這句話對當時落入想休學(只是想,根本不敢做啦!)低潮的我有如一道晴天霹靂,就像是頭目他專門寫給我看的,回想起還在慈濟的那段期間,有次在圖書館上樓梯二樓右手邊的沙發區午休時遇到頭目,問他最近做了甚麼,他只淡淡的說:「去紐西蘭騎車呀。」我很興奮地追問細節,幾句後頭目說:「不用想那麼多嘛!自己去做就都知道了呀!」
有很多事其實也沒那麼可怕,做了就做了!只在坐位上一直想、一直計畫,不去做也是徒勞枉然。但是,現在的我連夢想都快沒了呀!甚麼冒險啊、無界醫師啊、蝦米蛙歌、阿里巴巴的我好像都快沒熱情了(是連「想」的熱情都快沒了哦!),天啊!剛剛看到容哥部落格(http://www.wretch.cc/blog/HOPEFULWORL)裡寫的文章,她似乎也遇到類似的問題,難道這就是現實社會可怕的地方,現實社會總可以使不想長大的彼得潘變老,然後讓彼得潘再也飛不起來。好可怕!我要逃開這宿命哇…
2007/11/24 18:24
2007/12/09 21:21
其實倒也沒忙到一點時間都沒有,真正的原因是「心」吧。早上八九點到實驗室,一直到晚上八九點,期間可能做實驗、可能上課、可能上BBS、可能甚麼事也沒做,但是「心」卻是一直在耗損著,無時無刻在削減自己的能量,回到家後,甚麼事也不想做,又是上那沒啥好上的PTT,聽那自己也不覺得好聽的音樂,掙扎著先讀書再睡覺或者先睡覺再起來讀書(到目前為止,我只有考試前一天可以半夜爬起來讀書,不然都會一覺到上學)。
幾個禮拜前(最久不超過兩個禮拜)我換實驗室了,換到一個「做蚊子」的實驗室,實驗室是新的、老師是新的(甚至他還不是老師,只是博士後,要等12月教評會後才會成為老師)、研究主題是新的、許多實驗技巧是新的,一切一切都是新的,讓我開始有點能量可以去做些甚麼事。這才發現,原來,我前一陣子那樣無力的情況,是因為太久沒有接觸新的東西了(連每天見到的人都是舊的)。想起在準備研究所的那段期間看到洪蘭說:「大腦灰質需要新鮮事物當做養分才可以生長,否則細胞就會凋亡。」
洪蘭說的那段話早在準備研究所的時候我就深刻體會過了,那時候自己在心裡暗地下決心,考上研究所我要好好「大幹一場」!我在桌機的桌面行事曆上紀載了研究所還有我這輩子一定要完成的「夢想」,有學好英文(只有暑假碰過一陣子)、吉他(已宣告失敗)、理財(在我換實驗室後,也宣告失敗)、實驗(還有一丁點可能可以實現)、攝影(要怎麼學?也沒時間、心力去參加攝影社了)、紀錄片(最好是可以學啦);想練跑步(只有暑假跑過一陣子,希望天氣趕快變好,希望我早上跑得起來去晨跑)、游泳(都已經連絡上了醫鯊社長,卻一直延到現在都還沒去)、單車(車都買了,也沒騎!唉~)、登山或攀岩(唉~甭想了!);想看爸爸一直推薦的史紀(我上研究所以來,連散文都沒看完幾本,還看史紀?!)、想看邱吉爾傳(印象中有六大本還是更多?所以…);想在畢業後完成北京到巴黎、滇藏公路或者任何少人去過的路線騎腳踏車,想在當完兵後參加無國界醫師組織。想想想…想想想…,反正我就只會一直想、一直想…,真是有夠OOXX!
有天因為太無聊而上蔚藍去搜尋一些認識的人所發的文章,看到頭目新開的部落格裡寫他一個人去紐西蘭騎單車、和他女朋友去騎滇藏公路,又看到他一個人去雪山獨自雪攀,越看越厭惡自己,一般人認為我是個很熱血、很愛好戶外活動的男生,其實我自己知道我都只是在「想」,我嘴巴上講的、心裡想的比我實際去做的多很多,我和頭目是兩個極端的人,一個只會想像,另一個卻是行動派。記得那時候頭目在他的網路相簿裡放了一張他在紐西蘭單車旅行時所拍的照片,一輛無人的轎車停在荒涼的路邊,照片描述裡頭目寫了:不用擔心太多事,總會有人指引你方向。
「不用擔心太多事,總會有人指引你方向!」這句話對當時落入想休學(只是想,根本不敢做啦!)低潮的我有如一道晴天霹靂,就像是頭目他專門寫給我看的,回想起還在慈濟的那段期間,有次在圖書館上樓梯二樓右手邊的沙發區午休時遇到頭目,問他最近做了甚麼,他只淡淡的說:「去紐西蘭騎車呀。」我很興奮地追問細節,幾句後頭目說:「不用想那麼多嘛!自己去做就都知道了呀!」
有很多事其實也沒那麼可怕,做了就做了!只在坐位上一直想、一直計畫,不去做也是徒勞枉然。但是,現在的我連夢想都快沒了呀!甚麼冒險啊、無界醫師啊、蝦米蛙歌、阿里巴巴的我好像都快沒熱情了(是連「想」的熱情都快沒了哦!),天啊!剛剛看到容哥部落格(http://www.wretch.cc/blog/HOPEFULWORL)裡寫的文章,她似乎也遇到類似的問題,難道這就是現實社會可怕的地方,現實社會總可以使不想長大的彼得潘變老,然後讓彼得潘再也飛不起來。好可怕!我要逃開這宿命哇…
2007/11/24 18:24
2007/12/09 21:2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