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能是因為我太鈍了,就算看完了三卷《宮本武藏》還是沒有得到什麼啟發,但是有一小段故事卻深深吸引著我,彷彿就是在上演著我遭遇過的故事。
舒國治在《理想的下午》曾經有寫過一段話:
「人習慣找尋昔日生活的影子與氣味。早年的日子過得越緩慢深刻,追索於今日之與昔相似的情懷則越濃。或是,越感今日之不堪,則越傾向於昔日之佳美來扥寄幽懷也。
小者如荔枝的微妙香氣,大者如城鄕街衢屋舍林野,皆可有極濃強的今昔差距之感。」
說的真不錯,我這輩子記憶所及,能回想到最「緩慢深刻」的日子,就是大一的那段時間,那些日子裡,我經歷到了許多從來也沒有體驗過的感受,特別是和「那個人」相處的時光,因為那段日子太深刻了,使得我到現在仍無時無刻、有意無意地注意和那些日子有關聯的任何事物。那一年,我想我永遠也無法忘記。
那段故事是這樣的:
「……宮本武藏經過了三年的閉關苦讀,終於可以稍微調合野性和理性,懂得用禮節和良知約束自己。在宮本武藏閉關的三年間,阿通不離不棄地在城內的小店打工維生,就為了等宮本武藏出來,和他一起生活。但是,出關後的宮本武藏因為想要追求更高深的劍道,所以毅然決然地拋下阿通,一個人獨自流浪修行。」
阿通在這個時候說:「你不要離開我,讓我跟在你旁邊一起去修行。無論你到哪都讓我跟,就像是帶著小狗一樣。假如到了哪你不想要我、厭棄我了,就把我隨意丟棄,丟在山中、河邊也是沒關係的。只要讓我跟著你就好。」
這段話,「那個人」也曾經向我說過。
她說:「你不想見面沒關係,我們系上有學長姐因為很忙碌也是一個月才見面一次。你想要和我見面的時候,打電話給我,想一個人獨處的時候,就不要理我。」
大一的我,結果做了和宮本武藏相同的決定,我們最終還是決定一個人流浪,徹底斬斷所有的關係。但是,劇中的阿通仍然日復一日地在橋邊賣傘,等待著宮本武藏回來的那一天 (宮本武藏甚至沒有向阿通承諾他會回來),真實世界的「那個人」,則馬上交了另一個男朋友 (據說是因為太傷心了,所以性格大變?),之後的兩年多,至少交了三個以上的男朋友。
留下我這個現代宮本武藏,為了無謂的「良知」,放棄了曾經有的機會,再度傷害了一個人的心。
兩年多來,我無時無刻想要挽回「那個人」,花了多少努力卻也沒任何結果。我不知道「那個人」是否變了,變成一般虛榮的愛漂亮女生,或者,她眼界已開,我這個小弟弟根本配不上她;我也不知道她曾經說我們倆有「可能」可以復合,那個「可能」是如同太陽「可能」明天就會撞月亮的趨近「不可能」的可能,還是明天「可能」會去吃中餐的那種沒意外的話就會發生的「可能」。
現在我能確定的是,如果再讓我回到大一剛進學校認識她的那刻,我一定會感激到痛哭出來。
2007/05/29
2007/05/30 13:04
2007/06/01 21:0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